北交所专题 | 北交所上市概况盘点
本期目录
1、前言
2、上市成功率概况
3、公司来源探究
4、上市财务数据概况
5、上市标准选择概况
6、辅导审核周期概况
7、募集资金概况
8、总结
一
前言
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持续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创新发展,正朝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迈进,也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再提升。
本文通过对北交所公司进行剖析,从上市成功率、公司来源、财务数据、上市标准选择、审核辅导周期、募集资金情况六个维度展开,盘点北交所IPO情况。
二
上市成功率概况
截至2023年9月15日,在北交所(拟)上市的295家公司中,有135家公司注册生效,52家公司终止,上市成功率72.19%。在审公司108家,其中,报送证监会4家,过会6家,已受理3家,已问询83家,暂缓审议3家,中止9家。
北交所审核动态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三
公司来源探究
1
城市来源分布
已上市公司中,我们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3《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所划分的全国城市名单,将公司所在城市划分为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这五个类别。在这五类城市中,以新一线城市公司数量最多,达45家,占比三分之一,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约两倍。
北交所公司城市分布
资料来源:同花顺
2
挂牌类型
北交所将原来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进行重新变更和设计,平移进入北交所上市,并坚持层层递进的上市原则,从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中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
已上市公司中,有35家为精选层挂牌公司,占比25.93%;100家为创新层挂牌公司,占比74.07%。
北交所公司挂牌类型
资料来源:同花顺
3
专精特新小巨人情况
为了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减负长效机制,我国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在板块定位方面,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为企业的融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这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按照评选的主管部门不同,我们将“专精特新”公司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级别。
已上市公司中,被评选为国家级的占比最高,为44.44%,共有60家公司。除此之外,有省级22家,市级7家。
北交所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4
股东背景分类
已上市公司中,除去自然人和与自然人关联的机构股东以外,我们将股东背景分为政府、投资和产业三大类。通过对这些机构股东的分析,我们发现,投资类型的机构股东,如券商、私募、资管等,占比最高,达64.46%,共78家,其次为具有产业背景股东的公司达26家,而具有政府背景股东的公司为14家。
北交所公司股东背景分类
资料来源:同花顺
5
所属行业分类
根据证监会最新所属行业分类标准,北交所已上市公司共涵盖24个行业,其中,前五大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5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4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2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家)。
北交所公司所属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同花顺
四
上市财务数据概况
已上市公司中,通过对其招股说明书中最近一个完整财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析发现,在营业收入方面,平均值为53,336.16万元,中位数为32,906.30万元,其中,落入1-5亿元这一区间的公司数量最多,共91家,占比达67.41%。
在净利润方面,平均值为4,938.90万元,中位数为4,363.65万元,其中,落入3,000-5,000万元这一区间的公司数量最多,共63家,占比达46.67%。
北交所公司营业收入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北交所公司净利润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五
上市标准选择概况
1
北交所上市标准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北交所当前共有四项上市标准可供选择。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
1.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2.预计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3.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
4.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2
发行人上市标准选择情况
已上市公司中,有128家公司选择标准一,5家公司选择标准二,2家公司选择标准四;总体上来看,选择标准一的公司占绝大多数。
北交所公司上市标准选择
资料来源:同花顺
六
辅导审核周期概况
1
辅导周期概况
已上市公司中,辅导周期平均时长为189天,中位数为169天,最大值为574天,最小值为84天。
北交所公司辅导周期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2
审核周期概况
北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受理、问询、上市委会议、提交注册和注册结果。
北交所审核流程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已上市公司中,从受理到过会的平均时长为147天,中位数为145天;从过会到注册成功的平均时长为32天,中位数为27天;从注册成功到上市的平均时长为42天,中位数为34天;总体上来看,经过受理、过会、提交注册、注册成功、到最后上市的整套流程,平均时长为219天,中位数为203天。
北交所公司审核周期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北交所公司审核时长区间
资料来源:同花顺
七
募集资金概况
已上市公司中,通过对其拟募资金额和实际募资金额进行分析,截至2023年9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实际募集总额为2,265,978.81万元,公司拟募集资金平均为23,621.23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平均为17,297.55万元,实际募资平均为拟募资的73.23%。
北交所公司募集资金概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其中,超额募资的公司有11家,占比8.40%,平均超募金额为1,288.37万元;未募满资金的公司有120家,占比91.60%,平均未募满金额为7,021.45万元。
北交所公司超募和未募满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北交所公司超募和未募满金额情况
资料来源:同花顺
八
总结
通过以上对北交所上市概况的盘点,我们可以发现北交所上市公司集中于具备创新能力特征的企业,其中有1/3的公司来自新一线城市。在营业收入上,既有营收近80亿元的已具规模型公司,也有营收仅为20余万的研发创新型公司。在上市标准上,绝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了第一项上市标准。在审核周期上,从开始受理到最终上市,平均周期为219天。从实际募资角度来看,平均每家公司募集金额17,297.55万元。